首页>检索页>当前

增强新时代留学人员凝聚力的路径

发布时间:2024-03-15 作者:赵丽莎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

留学人员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也是加速我国与世界互动的关键纽带。如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留学人员具有国际视野和人脉资源,具备先进理念和开放精神,是民间外交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更是创新创业的能人。因此,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增强这一群体对祖国的向心力、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新形势下增强留学人员向心力的重要意义

第一,留学人员群体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桥梁。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要求,其中强调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留学事业是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身处海外的中国留学人员是站在文化交流前沿的重要力量。全国青联委员钟磊认为,新时代留学人员视野开阔,对国家发展有强烈的责任感,能够自觉担当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使命任务。

当前,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我们的传播方式方法与海外民众的兴趣点存在诸多错位。而留学人员群体具有跨文化优势,既精通中华文化,又熟知中外差异。一方面,能够根据对象国受众的兴趣点和接受度,精准有效传播中华文化。另一方面,又能绕开外国受众对官方话语的心理屏障,通过民间交流的方式,达到“心相通”的目的。因此,一直以来,留学人员群体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留学归国人员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留学报国精神是我国留学人员百余年来的文化特质。从19世纪末开始,历代留学人员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不同发展阶段,肩负起自己的时代使命,赓续着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如果说前几代留学人员的使命是“开眼看世界”“留学救国”“留学兴国”和“留学富国”。那么,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国留学和学成归来人员的使命就是“留学强国”,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

当前,中国正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极大鼓舞和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向心力、凝聚力。广大留学人员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我国同其他国家各领域交流合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留学人员是国家未来建设者的重要一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人才资源。他们在强国建设中的广泛、积极参与,将对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时代留学人员群体获取信息的新特点

新时代留学人员群体具有区别于过往的时代特点。一方面,由于其成长环境正处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时期,新媒体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由于留学期间长期处于国外的社会文化和舆论环境中,他们在获取信息的渠道和信息内容来源等方面也表现出相应的时代特点。

一是新媒体时代留学人员群体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

新时代留学群体大都在智能机的伴随下成长,对互联网、即时通信、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有一定依赖性,许多人拥有各种社交账号,热衷于时刻在线。

据《中国留学生网络行为的特征、成因及引导路径——基于33名中国留学生的研究》调查,短期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倾向于“持续使用且仅使用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间、抖音、B站等国内社交网络平台”。长期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更有意识地、更高频率地使用“脸书”(Facebook)、“沙发客”(Couchsurfing)、“照片墙”(Instagram)、“领英”(LinkedIn)等留学国家常用的网络社交平台。总体而言,新媒体时代留学人员群体获取国内新闻的主要渠道是国内社交网络平台。

二是后疫情时代留学人员所处舆论环境愈发复杂化。

中国留学人员尤其是长期留学的群体,为适应并融入当地社会文化环境,往往更多使用海外网络社交平台,更多结交国际朋友,因而长期处于多元的话语环境和文化互动中。

然而,近几年,尤其是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国家力量对比“东升西降”,打击了西方国家的“自我优越感”,使其产生强烈的身份焦虑。加之愈演愈烈的大国博弈,使美国等西方国家跟随热点事件不断展开反华舆论攻击,西方主流媒体、网络社交平台对中国的误判和偏见报道现象频发,甚至开始运用社交机器人操纵反华舆论。有学者认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传统的国际舆论格局将发生转变:美西方舆论占据的主导地位将逐渐削弱,发展中国家舆论面临“站队”和“胁迫”的可能,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将变得更加复杂。

可见,新时代中国留学人员身处的国际舆论环境日益复杂,为进一步做好留学人员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统战工作提出了更多挑战。

新时代增强留学人员向心力的路径和建议

针对新时代留学人员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和信息来源复杂化等特点,建议从网络传播、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三方面进一步加强针对留学群体的思想传播工作。

首先,广泛调研,打造定向社交媒体平台。

如今,新技术支撑下的社交媒体平台在跨文化、跨地域传播领域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为进一步团结凝聚分散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广大留学人员,为他们提供一个既可以及时获取国内外最新资讯,又可以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互动的平台,相关部门可开展广泛调研,做好顶层设计,打造一款专门针对留学人员的社交媒体产品。欢迎各主流媒体、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入驻开设留学人员信息服务专栏,向留学人员展示祖国发展的勃勃生机和开放活力,为广大留学人员归国施展抱负提供信息渠道。同时,设置交流互动功能,在设计上注重易操作、易分享等特点,准确地契合留学人员需求。结合用户数据分析和精准匹配推送能力,提升使用粘性。此外,还可设置国别板块,针对不同国家的留学人员进行差异化信息推送。

其次,定期联络,维系留学人员情感纽带。

传播对象的情感倾向直接影响传播的方式和效果。为缓解文化冲突,适应生活压力,有学者指出,“部分中国留学生依赖微信、微博等国内社交网络平台维持旧的人际关系,或者与中国留学生同伴共享相同的文化、价值、规范,以‘重建’熟悉的生存空间”。因此,一方面建议鼓励在国内的留学人员的家长、学校、老师和同学通过国内社交媒体平台与其保持定期联系,支持举行海外同乡会等活动,为其获取心理支持提供情感纽带,维系其对祖国、家庭和家乡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建议负责留学人员工作的驻外机构举办更多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邀请海外留学人员参加包粽子、做月饼、包饺子等传统民俗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入每个人的心里,维系留学人员的精神纽带,实现“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

最后,组织引领,增强留学人员国家认同。

留学人员的国家认同和角色意识的建构,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还将对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欧美同学会是党领导下的具有群众性、高知性、统战性的人民团体,成立110年来始终高举留学报国旗帜,为团结广大留学人员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作出积极贡献”。因此,像欧美同学会这样的留学人员组织应充分发挥在思想引领和组织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广泛团结凝聚海内外留学人员,增强留学人员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积极探索服务留学人员“双创”的新模式新机制,提升留学人员的角色意识,发挥其全球视野和革新意识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库”“智囊团”“生力军”。(作者 赵丽莎系欧美同学会法比分会会员、巴黎三大校友)

来源:《神州学人》(2024年第3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